
本发明属于鱼病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鱼病的致病因素是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后直接作用于鱼体的现象;鱼病广义上还包括其他水生动物的病害;由于鱼病的流行对渔业生产的威胁十分严重,故研究鱼病的病原、病因、发病机理和防治手段,以控制其流行,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现有的鱼病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投放消毒剂、杀菌剂或抗生素来防治鱼病,并不能控制鱼病发生、发展;而且过于经常地使用消毒、杀菌剂、抗生素的鱼池,鱼病的发生可能更为剧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使用的药物破坏了水体自然的生态环境,而我国是个具有采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天然中药的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已是不用争议的事实,因此采用中草药类植物对鱼病进行防治已经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推崇。但是现在采用的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式,是主要通过在池塘中直接投放打碎的中草药或熬制好的中草药,需要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后再投放使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捷,而且投放的中草药碎料易随水波漂浮,极易造成水体表面污染,影响水体的美观度,同时无法通过投入的中草药对水体质量进行调节,功能性较为单一。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在采用的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式需要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后再投放使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捷;而且投放的中草药碎料易随水波漂浮,极易造成水体表面污染,影响水体的美观度;无法通过投入的中草药对水体质量进行调节,功能性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所述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池塘进行清理,捞出池塘水上层的漂浮物以及底部的沉淀物,并对池塘进行消毒;在池塘中安装水质净化装置,运行净化装置后得到净化后的池塘水;
步骤二,进行池塘水进行检测,依据池塘水质检查结果进行中草药种类的确定,选择健康无病、枝叶无破损无折断的中草药植株;
所述对池塘水进行检测,包括:
(2.1)在池塘不同水位进行水质和水温传感器的放置,获取不同水位的水质和水温数据;
(2.2)依据采集的不同水位的水质和水温数据,建立池塘不同时间点全域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
(2.3)进行不同水位的溶解氧含量、ph值的检测,并将数据倒入数据库中;
(2.4)结合池塘不同时间点全域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通过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得到当前池塘的不同水位的检测信息。
步骤三,对选择的植株进行处理进行水面浮床的构建,将处理后的植株移栽至水面浮床上,并保证植株的根系裸浸在水中;
所述对植株进行处理,包括:
(3.1)选择符合种类要求的中草药植株,除去植株上的枯萎茎叶,得到植株体;
(3.2)将植株体置于清水中进行1-2次清洗,摘除植株体的老叶,后进行嫩芽的摘除;
(3.3)将植株体置于生根液中进行2-3天浸泡;
(3.4)将浸泡后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
步骤四,对池塘中的中草药植株的生长进行管理,在植株枯萎以及根部出现腐烂问题时进行清理;
步骤五,进行池塘水质的管理,令水质净化装置每天净化时间不少于6h,以及每隔10-15天使用水质调节剂进行一次水质调节;
步骤六,使用防鱼病复配饲料进行鱼类养殖,根据鱼的种类以及养殖密度进行饲料投放时间与投放量的确定,防治鱼病。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对池塘进行消毒包括: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池塘进行消毒。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在池塘中安装水质净化装置之前还需进行:进水将池底刚好没过,加入生石灰,让池塘在阳光下爆晒一周,再泼洒茶籽饼,三天后使用益康露消毒剂再次消毒后,重新进水。
进一步,步骤(3.3)中,所述生根液按照质量份数由abt生根粉6-9份、萘乙酸4-5份、吲哚丁酸2-4份、赤霉素2-3份、草木粉2-3份、杀菌剂1-2份、水60-85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生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萘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草木粉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2)对混合液进行低温加热,设定加热温度为30-35℃,加热8-15min,直至固态物完全溶解;
3)向溶解液中中加入杀菌剂,得到杀菌液;
4)加入abt生根粉,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生根液。
进一步,步骤(3.4)中,所述将浸泡后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包括:使用糯米淀粉与氢氧化钠进行无土栽培培养基的制备;将植株体从生根液中取出,蘸取生根粉,扦插在无土栽培培养基中,进行栽培。
进一步,所述使用糯米淀粉与氢氧化钠进行无土栽培培养基的制备,包括:
1)将糯米淀粉过筛,分散于体积浓度为80-85%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在分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3)将混合液升温至70-75℃保温1-2h,过滤固体物;
4)将固体物用水进行清洗,洗至滤液ph为中性;
5)将固体物分散于水中,喷雾干燥,得到无土栽培培养基。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进行水面浮床的构建,包括:使用废弃塑料瓶进行浮床制备,将插有塑料瓶的铁丝网与浮子进行固定,构建水面浮床。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池塘水质的管理包括:当气温高于25℃时,每天进行12-24个小时的增氧;当气温低于25℃时,每天进行7-10个小时的增氧。
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防鱼病复配饲料按照质量份数由鱼粉8-20份、黄豆6-10份、穿心莲2-5份、艾叶3-4份、菖蒲2-3份、鱼腥草1-2份组成。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通过采用水面浮床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使得种植的中草药的药性能进入水体中,持续对水体进行浸染,有效改善水体水质,从而达到对鱼病进行防治的效果,能有效避免漂浮的中草药对水面的污染,提高水面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池塘水进行检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植株进行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根液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糯米淀粉与氢氧化钠进行无土栽培培养基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池塘进行清理,捞出池塘水上层的漂浮物以及底部的沉淀物,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池塘进行消毒;进水将池底刚好没过,加入生石灰,让池塘在阳光下爆晒一周;
s102,泼洒茶籽饼,三天后使用益康露消毒剂再次消毒后,重新进水;在池塘中安装水质净化装置,运行净化装置后得到净化后的池塘水;
s103,进行中草药种类的确定,选择健康无病、枝叶无破损无折断的中草药植株,并对植株进行处理;
s104,进行水面浮床的构建,将处理后的植株移栽至水面浮床上,并保证植株的根系裸浸在水中;
s105,对池塘中的中草药植株的生长进行管理,在植株枯萎以及根部出现腐烂问题时进行清理;
s106,进行池塘水质的管理,令水质净化装置每天净化时间不少于6h,以及每隔10-15天使用水质调节剂进行一次水质调节;
s107,使用防鱼病复配饲料进行鱼类养殖,根据鱼的种类以及养殖密度进行饲料投放时间与投放量的确定,防治鱼病。
步骤s1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中草药种类的确定,包括:对池塘水进行检测,依据池塘水质检查结果进行中草药种类的确定。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池塘水进行检测,包括:
s201,在池塘不同水位进行水质和水温传感器的放置,获取不同水位的水质和水温数据;
s202,依据采集的不同水位的水质和水温数据,建立池塘不同时间点全域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
s203,进行不同水位的溶解氧含量、ph值的检测,并将数据倒入数据库中;
s204,结合池塘不同时间点全域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通过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得到当前池塘的不同水位的检测信息。
如图3所示,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植株进行处理,包括:
s301,选择符合种类要求的中草药植株,除去植株上的枯萎茎叶,得到植株体;
s302,将植株体置于清水中进行1-2次清洗,摘除植株体的老叶,后进行嫩芽的摘除;
s303,将植株体置于生根液中进行2-3天浸泡;
s304,将浸泡后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
步骤s3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根液按照质量份数由abt生根粉6-9份、萘乙酸4-5份、吲哚丁酸2-4份、赤霉素2-3份、草木粉2-3份、杀菌剂1-2份、水60-85份组成。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s401,将萘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草木粉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s402,对混合液进行低温加热,设定加热温度为30-35℃,加热8-15min,直至固态物完全溶解;
s403,向溶解液中中加入杀菌剂,得到杀菌液;
s404,加入abt生根粉,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生根液。
步骤s3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浸泡后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包括:使用糯米淀粉与氢氧化钠进行无土栽培培养基的制备;将植株体从生根液中取出,蘸取生根粉,扦插在无土栽培培养基中,进行栽培。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糯米淀粉与氢氧化钠进行无土栽培培养基的制备,包括:
s501,将糯米淀粉过筛,分散于体积浓度为80-85%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s502,在分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s503,将混合液升温至70-75℃保温1-2h,过滤固体物;
s504,将固体物用水进行清洗,洗至滤液ph为中性;
s505,将固体物分散于水中,喷雾干燥,得到无土栽培培养基。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水面浮床的构建,包括:使用废弃塑料瓶进行浮床制备,将插有塑料瓶的铁丝网与浮子进行固定,构建水面浮床。
步骤s106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池塘水质的管理包括:当气温高于25℃时,每天进行12-24个小时的增氧;当气温低于25℃时,每天进行7-10个小时的增氧。
步骤s107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鱼病复配饲料按照质量份数由鱼粉8-20份、黄豆6-10份、穿心莲2-5份、艾叶3-4份、菖蒲2-3份、鱼腥草1-2份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想要进行版权登记、专利购买,商标买卖的相关服务,就来大鱼知产进行详细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与专业人士将为您服务到底,想要更快的了解版权登记、专利购买,商标买卖相关问题,我们来帮您。热线电话:13018202357,客服微信(13018202357)
以上就是大鱼知产平台为各位讲解的有关
一种利用池塘水面无土栽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方法与流程
的介绍,相信各位对于商标申请注销的流程中需要注意和了解的事项,可以有一定的认识,若各位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专利行业资讯
的问题,欢迎到大鱼知产平台进行相关问题咨询吧!